天越冷越要吃这菜,养胃健脾还通便,好处太多了
人生大事,吃睡二字。冬天天气冷,很多人的食欲也越来越好,尤其是对肉食的渴望,那是真的强。
但是,肉食吃太多,肠胃真的很,久而久之,积食、便秘、口气重都找上门来了。
此时,就应该吃点东西调养脾胃,这里推荐芋头。
润肠通便健脾胃,试试芋头
芋头是餐桌上很常见的一种食物,除了口感粉糯,养生功效也不少—
1. 健脾养胃
中医认为,芋头味辛、甘,性平,入脾胃经,可补益脾土,健脾补虚,散结解毒。
食物本草说芋头“疗烦热,止渴,令人肥白,开胃,通肠闭”可见芋头不仅能够开胃健脾,除烦止渴,还能够使人胃肠通畅,肌肤变白。
2. 润肠通便
芋头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能增进肠道蠕动,吸收水分并加速排便,改善和预防便秘的发生。
3. 提高免疫力
芋头中含有一种粘液蛋白,被人体吸收后能产生免疫球蛋白,也就是抗体球蛋白,有助于提升机体抵抗力,增强免疫力。
芋头这样吃,美味又养胃
芋头吃法很多,芋头最常见的吃法,是蒸熟或煮熟后,蘸糖吃或加入精盐调味,粉糯可口。
这里给大家推荐三道芋头食疗—
推荐搭配:芋头山药大米粥
材料:芋头、山药、大米各适量。
做法:芋头、山药去皮切成小块,大米淘洗干净加清水大火煮开,加入芋头和山药,熬煮软糯即可。
功效:润肠通便、提高免疫力。
推荐搭配:芋头芝麻粥
材料:芋头150克,黑芝麻30克,粳米100克。
做法:芋头去皮洗净、切成小块,芝麻炒香,粳米淘洗干净。将芋头、黑芝麻及粳米一同放入砂锅,加适量清水,大火煮沸后,转小火熬煮至米烂粥稠调味即成。
功效:温中健脾、开胃消食。
推荐搭配:鲜鱼芋头煲
材料:鲜芋头250克,鲫鱼500克,胡椒、猪油、食盐各适量。
做法:将芋头和鱼一同入锅,加水适量,煮至熟烂,再加入胡椒、猪油、食盐调味服食。
功效:开胃健脾、益气补血。
买芋头,挑坑多的
芋头可以养胃健脾,是值得推荐的营养佳品,但要怎样才能挑到吃起来又粉又面的芋头呢?
1. 看外表
选择体型匀称、没有破损的芋头,拨开毛皮,仔细观察有没有霉烂、干硬、斑点。
2. 用手掂
个头一样的芋头,用手掂一掂,越轻说明芋头的淀粉含量越高,水分越少,吃起来口感会发面。较重的表示水分较多,口感和味道都不如轻的。
3. 看沙眼
根须部位一般会有很多凹下去带土的小坑,被称为沙眼。一般沙眼多的芋头口感较好,如果表面看起来比较光滑,则口感一般。
4. 看纹路
一般大个的芋头,商家会切半出售,这时就要看它的横切面:紫红色的纹路越密越好,说明芋头吃着粉面;断面的纹路越稀疏,空白处越多的,说明芋头不好吃。
收藏
本文相关词条概念解析:
芋头
芋头,多年生块茎植物,常作一年生作物栽培。芋头为天南星科芋属植物,其球状地下茎(块茎)可食用亦可入药,在大洋洲诸岛是传统主要粮食。叶片盾形,叶柄长而肥大,绿色或紫红色;植株基部形成短缩茎,逐渐累积养分肥大成肉质球茎,称为“芋头”或“母芋”,球形、卵形、椭圆形或块状等。母芋每节都有一个脑芽,但以中下部节位的腋芽活动力最强,发生第一次分蘖,形成小的球茎称为“子芋”,再从子芋发生“孙芋”,在适宜条件下,可形成曾孙或玄孙芋等。性喜高温湿润,不耐旱,较耐荫,并具有水生植物的特性,水田或旱地均可栽培。根系吸收力弱,整个生长期要求充足水分;对土壤适应性广,以肥沃深厚、保水力强的粘质土为宜;种芋在13~15℃开始发芽,生长适温20℃以上,球茎在短日照条件下形成,发育最适温27~30℃。如果遇低温干旱则生长不良,严重影响产量。
yiyaozixun.com 医药资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