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在于运动。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喜欢通过健身来塑造完美身材、强健体魄,适当的运动有助于健身,但强度太大的运动则可能伤身哦。每年,科室都会有不少的因为运动引起横纹肌溶解的患者前来就诊。今天呢,小编就和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运动性横纹肌溶肌症。
1、什么是运动性横纹肌溶解症?
“横纹肌溶解症”通俗地说就是肌肉因为某种原因发生溶解而引起的一系列症状,运动性横纹肌溶解症则是指短时间内、高强度、大运动量的肌肉运动使体内横纹肌细胞缺血、缺氧,横纹肌细胞发生、崩解释放内容物至细胞外液及血液循环中,产生的大量肌红蛋白损伤肾小球及肾小管,严重者并发急性肾功能不全及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若诊断及处理不及时,可导致严重的后果。
2、运动性横纹肌溶解症的临床表现
运动性横纹肌溶解症典型的表现为三联征:肌肉疼痛、肌肉无力、尿色改变(浓茶样、红葡萄酒样或酱油样)其临床表现为肌肉的肿胀、疼痛、压痛和无力,也可出现发热、恶心、呕吐、心动过速等全身症状,部分患者早期表现可不典型。临床上主要通过这些临床症状及血清肌酸激酶的明显升高(高于正常值的 10倍以上)来诊断。其并发症主要包括电解质紊乱、代谢性酸中毒、肾功能衰竭、低血容量和急性肌肉萎缩等。
3、预防
1运动要循序渐进,避免突然剧烈的大运动量训练。
2尽量避免在阳光直射、高温、炎热潮湿的天气和环境中进行大运动量训练,如必须进行,运动前要补充足够的水分,鼓励少量多次饮水。
3如果运动后出现肌肉酸痛、无力、肌肉肿痛、尿色加深、少尿等症状,要警惕此病,尽快前往医院就诊。
4预防横纹肌溶解症导致的急性肾功能不全应早期大量补液、碱化尿液。
本文相关词条概念解析:
横纹肌
横纹肌,是医学术语,由细长圆柱细胞组成的肌肉,它的活动受人的意志支配。
溶解
广义上说,超过两种以上物质混合而成为一个分子状态的均匀相的过程称为溶解。而狭义的溶解指的是一种液体对于固体/液体/或气体产生化学反应使其成为分子状态的均匀相的过程称为溶解。一种物质(溶质)分散于另一种物质(溶剂)中成为溶液的过程。如食盐或蔗糖溶解于水而成水溶液。溶液并不一定为液体,可以是固体、液体、气体。比如均匀的合金和空气都可以称为溶液。当两种物质互溶时,一般把质量大的物质称为溶剂(如有水在其中,一般习惯将水称为溶剂)溶液中的溶质粒子小于1纳米,无丁达尔现象。
yiyaozixun.com 医药资讯网